1. 书画北京 > 拟古与创新 >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美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美
悟石
 
时下,书法作品的艺术性问题,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路大家小编,教授博士,纷纷发文出帖,谈论书法的艺术性问题,更有人以书法的艺术性为幌子,为人人喊打的丑书和丑书作者辩护,仿佛只有丑书才是艺术的。当然,哪些书法作品属于丑书,这是可以讨论的,但是,赤裸裸把丑书当成是书法作品艺术性的表征,这肯定是21世纪的世纪笑话。中国书法艺术的几千年研究中,突然间冒出来的书评家和书法大伽们能搞出这样的笑话,也可说是惊世骇俗,前无古人,而后无来者了!
艺术作品的目的在于创造美,这是中外艺术家和艺术品爱好者以及研究者们公认的一条美学原则。当然,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各不相同。著名书法家权希军先生总结出三种类型的艺术美,他认为书法艺术有豪放的美,有婉约的美,也有介于二者之间的美。这是说的艺术作品的三种美感风格。人们的审美和情趣爱好尽管各有不同,但是,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是一样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有美食家喜欢吃臭豆腐,那不是因为喜欢豆腐中的臭味,而是因为它发酵后释放出来的一种美味,闻着臭,吃着却是香的。艺术作品也是一样,女人的柔弱和男人的粗犷,在文学家笔下,都是一种美感的表述。
当然,书法作品的确有个艺术标准问题。人们常说,帐房先生的毛笔字虽然写的不错,但那不是艺术作品。虽然名人的帐单或信札会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也不能说是艺术品。初学写字的人,虽然楷书或隶书会写得很好,但是,却很难说那就是艺术品。甚至有人写了一辈子,都不能走入艺术的大门。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文征明的一句话,却可以道出其中的一个道理。文征明论画时说:“稍涉畦畛,便是庸匠”。如果字写得笔画横平竖直,字与字之间上下左右整齐划一,状如算子,那就只能是小学生的作业,还谈不上艺术创作。当然,文征明的话这里说的还要更苛刻(畦畛这里说的是规矩死板不善变化的意思),读者自可感悟。
除此之外,根据孙过庭的说法,书法作品还有一个能不能“通草”的问题。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真不通草,殊非翰札”。这里的翰札肯定说的不是书信文谍。那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真不通草,绝对不是好的书法作品。孙过庭的意思是说,楷书和隶书用于碑刻和铭文等是首选的,但是,装裱起来送人,还不能算是好的艺术品。不过,书写能做到通草是不容易的。空海本《书谱》中说:“草无点画,不扬魁岸,真无使转,都乏神明。真势促而易成,草体赊而难就。”这里除了说的是点画和使转的关系以外,还点破了成就草书的难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就一幅好的艺术作品的难度是很大的,一般人没有10年甚至20年的功夫和较好的悟性,是不容易做到的。
当然,好的的书法作品还要在墨色变化、行气布局、大小轻重,走笔迟速等这些技巧方面下功夫钻研。这些方面有了较好的掌握之后,才能做到意先笔后,随心所欲,表情达意,从而使书法创作上升为艺术的境界。但是,如果没有长期的真书和草书训练,直接玩弄这些书法技巧,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只能是丑书。人们即便是把艺术两个字说一千遍一万遍,也与事无补,只能是遗笑大方。
书法上升为艺术,除了长期的临帖训练和技巧的掌握之外,个人的悟性和学识修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历代评家各说不一,今人评论更是五花把门,往往让人不知所以,无所适从。这个除了好的师从以外,靠的就是个人的悟性。而学识修养是无止境的,这会在书写的内容中反映出来。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俗与不俗,除了文征明讲的“畦畛”问题以外,一看内容就可以看出来。内容决定格调。
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但是,创新与守成并不冲突。创新是守成基础上的创新。没有守成,没有对于前人的学习和临习,创新便无从谈起。不仅如此,创新与取法的高低也有关系。虽然人人都说取法二王,但是,真正下功夫长期临习二王的书者,也是少数。书者多有各体书法,却唯独没有王体书法。可见二王书法临习之难。因此,大部分人都会依照自己的爱好,取法二王以降的书法家。况且,即便是取法二王,由于各人性格的差异,其成就也必然各有不同。五代南唐君主李煜把这个结论作了如下的诠释,他说:“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拘窘,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鲁,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犷,徐浩得其肉而失于俗,李邕得其气而失于体格,张旭得其法而失于狂,献之俱得之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 李煜的这个说法不一定准确。但是,他说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这就是孙过庭说的:“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所以,历来的书家只敢说以“齐于古人”为目标,决不敢说有书法创新。当然,李煜和孙过庭的结论是相反的,至少孙过庭的结论是中性的,而李煜则几乎把所有后人的创新都给否定了。
孙过庭说的各成一体,是不是艺术创新?这就是今天人们说的“变法”问题。按照李煜的说法,所有的变法都是问题,都是不足,都是没有“齐于古人”。这就是说,齐于古人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正是因为难,所以它历来是书法练习的第一标准。而创新的标准很难确定。就这一点而言,可以说书法创新是一个伪命题。任何简单的求新求奇、标新立异和自称一体都不能说是创新。因此,如前所述,创新是在守成基础上的创新,也就是说,创新只能在齐于古人的过程中产生。黑格尔说:“艺术家的才能和天才虽然确实包含有自然的因素,这种才能和天才却要靠思考,靠对创造的方式进行思索,靠实际创作中练习和熟练技巧来培养。因为除才能和天才之外,艺术创作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艺术外表的工作,因为艺术作品有一个纯然是技巧的方面,很接近于手工业;这一方面在建筑和雕刻中最为重要,在图画和音乐中次之,在诗歌中又次之,这种熟练技巧不是从灵感来的,它完全要靠思索、勤勉和练习。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这种熟练技巧,才可以驾御外在的材料,不至于因为它们不听命而受到妨碍。”这里的所谓“思索、勤勉和练习”和所谓“熟练技巧”,就是齐于古人的基本功夫。书者有了扎实的基本笔墨功夫,才有可能驾御思想和艺术的恣情表达,登上艺术美的最高境界。(2022年4月)

这篇拟古与创新《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美》,目前已阅读次,本文来源于未知,在2023-07-24 19:17发布,该文旨在普及书画知识,如若您想深入了解,请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