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北京 > 高手在民间 >

李尧臣 我的象形榜书创作之路且行且坚

我的象形榜书创作之路且行且坚
李尧臣
 
曾几何时,正当年轻,雄伟的建筑物和豪华的门头上那一块块或一幅幅巨制的榜书招牌或匾额以其无法抗拒的艺术魅力震撼了我,驻足观赏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心灵共鸣,心中升起一个强烈的愿望,今生誓与榜书为伴。
走近榜书我认识了榜书并了解了榜书的发展历史。榜书顾名思义,榜指榜样,书指书法,也就是说有模有样,端庄厚重、大气磅礴标榜千秋的大字书法。榜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审美价值,同时它还具有历史的,学术的和实用的价值,它向人们显示了不同时代的文风、时政、地理、历史、文字和书法艺术的变迁,成为我们研究民族文化的实物例证。“榜书养浩气,腕下起风云”。春秋荏苒,战国以来,文人墨客,学者名流对于榜书多有涉猎,在皇室宫阙,风景胜地,名山摩崖,亭台楼阁、大纛丰碑、钟鼎铭文、古刹梵寺和市廛店铺题写标名,留下大量的榜书珍品,使这些文物古迹因此而相得益彰,驰名天下。欣逢盛世,榜书艺术以其前所未有的声势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事业迅猛发展,更给榜书注入了新的活力。匾额招牌抬头可见,擘窠大字比比皆是,真正达到了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说的“榜字固已满世,自有识者知之”的境地。正是由于书法名家的关注和广大群众的参与,使榜书艺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日臻成熟。
我为榜书事业的发展骄傲,更为榜书痴迷。如果说我的现代象形榜书创作还算成功,应该感谢我的军旅生涯,是部队火热的生活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是部队的优越的文化环境涵养了我的艺术气质,为我后期象形榜书创作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顾象形榜书创作之路,且行且远,且远且坚。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982年10月,带着启蒙老师戴淑娟对我的书画教诲,怀着到部队学习书画艺术的梦想,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54721部队教导大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新兵训练结束后,中队领导选拔能写会画的战士留队干文书,我凭一手比较不错的字画有幸被选中了。自此,我更加发奋读书,练字作画的信心更足了。玩书法、玩艺术不是简单的,可称戏墨或墨戏。说到戏字,有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黑格尔说:“艺术家的才能和天赋,虽然包含有许多自然的因素,这种才能和天才却要靠思考,靠对创造的方式进行思索,靠实际创作中练习和熟练技巧来培养。”没有天赋,我相信勤能补拙。我广临碑帖,大小兼顾,诸体互融,苦练基本功,常废寝忘食。学榜书范本,感谢武中奇、沙孟海在墨色及笔法变化给了我很多启发。气势上颜真卿给了我许多灵感,在结构布局上柳公权、王铎、米芾等大家的技法让我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近水楼台先得月”,家乡的云峰山上,郑文公碑的笔意笔法更是给了我大字榜书的源头活水,支撑着我的每一个大字榜书肃穆庄重,气宇轩昂,凝立纸端。
幸运接踵而至,我当时所在部队的大队长朱维武先生(山东昌邑人士)也非常喜欢书法——榜书,他为中队题写的横幅“有志者事竟成”遒劲厚重,让我第一次近距离地学习欣赏,难抑心中的激动。翌年,教导大队在全大队挑选作训文书,要求能写会画,并有较好的文字组织能力,我再次被选中,在这期间,我利用一切机会练习书法,大队的黑板报基本被我独揽,黑板报上的“标语口号”、“报头”等大字榜书,我是先用1号斗笔蘸清水写出痕迹、然后用粉笔双钩,厚重而不失飘逸的大字就这样立在板面上了,得到领导和战友们的一致好评。两年以后,集团军军务处在全军直属队当中挑选文书,我第三次被选中。起初,我被安排在战勤处任文书,主要负责作训文书的抄写、打印以及参谋战斗决心图图头黑体及魏碑字的书写,并经常为军首长抄写讲话稿,有时加班加点至下半夜,从无怨言。我把每一次写字的过程都当作练习书法的机会,从不懈怠,乐此不疲。“天道酬勤”,在济南军区参谋标绘战斗决心图比赛中,我写的图头书法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受到军区首长好评。应该说,我的现代象形榜书创作的萌芽就是在调入集团军战勤处任文书期间形成的。从教导大队来到集团军军部学习工作,使我接触到了更多的书画爱好者和书画名家大家的作品,武中奇先生就是从我所在的军部走出去的全国书法大家,他的竖幅八尺条屏“钢铁长城”四个榜书大字张挂在二十六集团军办公楼二楼的党委会议室,我当时办公室在三楼,每天下班后都要经过,每到二楼就不由自主的会想起他那具有阳刚之气的充满活力的榜书大字,我像着了魔似的,不让军首长公务员开门进去欣赏揣摩笔划一番就不过瘾,有时会把军首长的公务员惹烦了,逼得没办法索性给我规定时间让我观摩。每次我都如饥似渴,用心琢磨每一个笔画的抑扬顿挫和干湿浓淡的精到处理,取其要领得其精髓,随后,我就用武先生的笔法为首长和战友写“龙”、“鹤”、“虎”、“寿”、“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独占人间第一香”等竖幅榜书,每一幅作品均有可圈可点之处,其中一幅作品被李苦禅纪念馆收藏。练大字榜书我信心倍增。
 
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
一名有成就的书法家,除了要饱读诗书,还要走进社会,深入生活,多经历风雨,多见世面,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法家,是很难成为时代的“书豪的”。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凭着对书画艺术的挚爱,我游历名山大川,摄取大自然鬼斧琢功之神韵,天地阴阳之和谐,同时经常拜师访友,特别是当地学校、画院以及社会有影响的老师专家我都勤学好问,择善而从,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创作的书画作品陆续在《烟台日报》、《前卫报》、《解放军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逐步成了军部大院的“小才子”,《前卫报》曾以“挥毫泼墨见真功”专题报道。1995年12月, 为《解放军报》题写“军地两用人才”刊头,随着名声的传播,被集团军军工厂的领导王永明(山东高密人士)及军政委夫人孙厚荣女士(山东滕州人士)相中,当时厂里正缺一名这样的艺术人才,我自然成了他们的首选,结果一张调令我又变成了军工厂的办公室主任兼秘书。我是多么的幸运,又遇知音,这位领导又是一位大字榜书爱好者,业余和出差的时间我俩就是学习研究象形大字榜书,力求每字形神兼备。吾作大字榜书,纵向继承,横向联合,融会中西,贯穿古今,激扬文字,因字立意,因意立像,妙造天成,立于吾之画壁,产生共鸣。我深知书画同源,努力追求书画同修,于是以书法入画而画则妙,以画法参入于书而书无不神,所谓“发于内,形于外,势如飞鸿,婉若游龙。”可以这样说,我的大字榜书的创作成功,得益于大写意画的意笔成形的熟练技巧的“嫁接”,如写一个“龙”字,首先,要把龙字的造型与人的形象进行联系有所把握,牛眼、鹿角、鲤鱼鳞片、鹰爪、“龙”的甲骨文及行书草书等传统写法也要了然于心。其次,是在蘸墨多少行笔速度上也要像画大写意画一样要恰到好处,意外象形往往就在笔的顿挫飞白中产生了意领神会的效果。另外,要把“龙”字人性化,古人云:“万物皆有灵。”每写一个象形榜书大字,我都是和她们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当我们带着感情创作的时候,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陈  曾有对联:“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对“龙”字的创作,我都注重“阴阳有别”、“阴阳合一”,务求“龙”形各异,每次都赋予“龙”字新的内涵。例如,图1的龙字(68*135),左上角面向左上方是一位吞云吐雾、仰天长啸的老子;左上方面向右下角俨然一个梳着发髻低着头含情脉脉的龙女形象;左下角是一位思想者的造型;右上角是一名举重运动员或竞走运动员;右下角是一个飞天者的形象。
图2(68*135)龙字左边是一位唐朝的梳着发髻戴着玉簪披着龙头披肩一袭长裙的仪态万方的皇后形象,右边是一位给皇后抻着长裙的侍女形象。
图3(68*135)“龙”字既是一条引颈高歌、血喷千尺瀑、胸吐万丈虹的东方神龙,又是一匹严阵以待、势在必得的豪骏。正所谓“风樯阵马,淋漓痛快”。
再如写一个“鹤”字,如图(4),要心有“鹤”。首先榜书大家宋代著名诗人朱熹的“鹤”字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多年观摩已烂熟于心,其次我抓住形象特征在“鸟”字上大做文章,鹤嘴长、腿长,仰头高歌,振翅高飞。同时又想到诗人林逋“梅妻鹤子”的典故,他爱鹤养鹤放鹤以致于把梅当妻视鹤为子,我同样把鹤拟人化,赋予它灵性,饱蘸水墨,“推拉顿挫”,一气呵成,水墨交融,自然洇渗,自然成影成象,如左图所标的“鹤头”、“龙女”、“熊猫”、“侍女”、“仕女”、“将士”等鹤中鸟鹤中人,惟妙惟肖,形神毕现,可谓鬼斧神工,令您惊叹于刻意描摹也难臻此境之功效
    回首榜书习练之路,下笔定位,下笔成形,下笔如有神的感觉就是在这种环境打造、磨练,一步一个脚印下促成的。
三、学书承古宜立格,研画溯源贵创新
    1997年10月,我转回地方来到莱州市文化馆,继续从事我心爱的书画创作事业。这期间大量碑帖的临摹使我掌握了笔大、墨浓、纸厚、砚深等要求,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让我在字的墨色、结构、气势上大有长进,挥洒自如,但我不甘只继承,挑战自我的个性催我不断实践和揣摩,在现代象形榜书的“形”与“型”上做文章,即在传统榜书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意识,寻找传统与现代、书法与绘画的切入点,追求碰撞后产生出的靓丽闪光点,呈现中国文字的特殊之美。让读者更加感受到中国 榜书书法的博大精深和神奇!更加认识到,中国书画犹如一对孪生姐妹,共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彰显出书画同源、亘古不变的艺术规律。
1999年,老父亲再三叮咛“搞艺术就得拜师访友,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写字就要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有气、有神,写什么要象什么,范曾这个人很厉害,了不得,你看他画的神童、蝈蝈就像从画中走下来一样。”2000年,经沈鸿浩老师举荐拜王阔海恩师学习书画艺术,也就是在拜读了王阔海、王庆祥老师的新汉画笔法之后,我的现代象形榜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变化。王阔海老师的甲骨文书法及所画人物的下笔定形写法,王庆祥老师的“异者艺也”的造形思维方式,也给我的创作指出了一条新的星光大道,继我的处女作象形“龙”问世之后,2000年2月,我的自撰联“千禧龙飞雨,万山虎啸风”荣登中国书画艺术展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展出。2003我的象形榜书作品“鬼手”几经“推敲”创作成功。
 
如左图,说道鬼手的创作灵感,得益于我的战友的“鬼手”魔术表演,他那令我眼花缭乱麻利如闪电的“神手”给了我创作灵感,为了达到神奇的影像、意象的效果,我将“鬼手”二字纵向合一,用酣畅淋漓的笔墨,借鉴前面三幅“龙”字的创作笔法,力求形神兼备,先后试验创作十二幅手稿,均不甚理想,直到第十三幅,有了前面的铺垫练习,大胆加大水墨的调和力度,让水墨在宣纸和画毡上平铺洇渗,顺其自然,成影成像,实现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鬼”的瘦骨嶙峋骷髅感虚幻出来了,以至于收笔时我不敢面对,翌日晨回到画室,四小鬼“魑魅魍魉”

就呈现在宣纸上,我惊呆了,梦寐以求的神奇效果终于出现了,我高兴地欢呼雀跃,击掌叫绝。我体会到从未有过的创作成功的快感,更惊叹于中国水墨大字榜书的神奇魔力,体会到“惊天地泣鬼神”真正含义。随后一发不可收拾,佳作迭出,“十二生肖系列”(是
根据十二生肖中十二种不同的动物形象,模仿象形文字,用最简单的笔墨,表达最形象传神的符号意义。)“福禄寿禧”系列不断涌现,神采各异,并得到了王阔海恩师、北京国际《汉字文化》研究杂志社,文 
化部诗酒协会等权威专业人士、机构专家的充分肯定,拟在全国乃至世界推广宣传,《中国企业报道》在2014至2017年“两会”期间向各位代表发放专集,全国百余家网络媒体同时报道,以飨读者。
 我始终惊叹于现代象形榜书意笔成形的神奇,如上图是我创作大字榜书“瑞”字中的“山”字部分中间竖笔的起笔部分。永远不会忘记创作时笔酣墨饱,落于宣纸,推、拉、提、按,水墨自然洇渗,一个人物侧面的五官影像就清晰的出现在眼前,连鼻子的高光部分都毕现纸端,让我对中国水墨的神奇顶礼膜拜,对现代象形榜书更是如痴如醉.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花引来满园芳”,作为文化馆的业务馆长,我广交书画朋友,带动和影响了当地一大批象形榜书研究者,佳作频出,我的战友兼长兄沙守江先生最近创作的“母子福”(见上图)可见一斑,让观赏者浮想联翩,正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我曾为我的恩师王阔海的新汉画《车马出行图》题打油一首:“意笔写甲骨,泼墨荡汉风,承接五千年,车马又出征。”艺无止境,永远攀登,我已开始象形榜书新的长征。如果说中国书法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那么我所研究的中国现代象形榜书就是这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愿这枝奇葩能给中国的书法事业发展增添新的靓点,给千千万万的书法爱好者带来新的艺术视觉和艺术品位。我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现代象形榜书作品,为莱州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中国的书法艺术事业发展增光添彩。
功勤唯志,业精于勤。
我的象形榜书创作且行且远,且远且坚。
象形榜书之路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

这篇高手在民间《李尧臣 我的象形榜书创作之路且行且坚》,目前已阅读次,本文来源于中国书画美学评论,在2022-10-24 22:20发布,该文旨在普及书画知识,如若您想深入了解,请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