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北京 > 高手在民间 >

曲松刚 习字和雕刻实践中的两点体会

习字和雕刻实践中的两点体会
 
曲松刚
 
我自幼喜画,1995年春习字至今,初学颜、欧,后习魏碑,2012年习小楷,初学王宠,后习钟、王,1999年学习雕刻至今。耕意砚心二十余年,偶有心得与大家交流。
 
一、 习字唯得“静”、“意”者胜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精华之一的书法,虽然少不得飞动之美,但是,要达到这种审美效果,作书者内心的一个静字,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是作品飞动之中的“静”,它是纯静的、自然的、有意境的;它是有生命的,是一种精神的载体。这种精神与生命是书者赋予的,是作者生命和精神的升华。
其次,书法没有浮华、没有怪诞、没有强加、没有丑恶、更不许胡来,不容染尘。这一切对于作者来说,都离不开一个静字。
汉字至隶书兴便脱离了象形文字,使其文字和原来的表示对象完全脱节,形成了一种符号,一种纯粹的符号,从而造成了书法艺术的多种实践空间。比如竹、木、石、绢、帛等各种味道。然不管如何变幻,或豪迈、或潇洒、或幽然、或含蓄、或庄重、或委婉等等,都须专心致意,这是书法想要升华的先决条件之一。汉蔡邕笔论中说到:“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为书之体,须入其形,……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书之。”从中不难发现书法是心与自然的结合,要把心绪从浮华尘世中解脱放空,正所谓书为心声,心不静则不能思,思乱则神无。所以我认为静是书者需要的一种气质和修养。
 
说到“意”,中国文化书画艺术讲究一个意字。意无形无边,如云似水,不争不息,但其纯静中却透着灵性,深沉中孕藏着博雅。正如苏轼所言:(东坡题跋卷二)“盐止于咸,梅止于酸,其美常在咸酸之外也”(原作乃司空表圣文集.卷二之言被苏东坡通俗解之)。中国文化中的“意”,集中体现在中国的艺术作品中,如《历代名画记》卷二中,“有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之说。《法书要录》卷八《书断》中说:“秒于草制,观其体势,得之自然,意不在于笔墨,若高逸之士,虽在布衣,有傲然之色,故临不测之水,使人神清,登万仞之岩,自然意远。包括唐诗中也处处有意境,白居易《船夜援琴》中言道:“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其画面感跃然纸上,高雅之极。
这里的“意”至少有两种含义。一是艺术作品中的意,即所谓艺术作品中的精气神。它是主体赋予的, 同时又可以使受众体认出来。其次是作者本身作书时的心境、心意或意识自觉。所谓“意在笔先”和“画尽意在”,说得都是作者的一种心理训练。字画行笔中的浓、淡、干、湿、大、小、偏、正、连带以及整体布局,等等,都需要作者在用笔前和用笔中加以考虑和安排,这就是其中的意。作不到这一点,那就是胡写乱画了。
 
 
二、 石雕需要做到两个“至上”:一是尊重石头,二是神为上。
 
谈到雕刻,我近20年的心得有二:一是要尊重石头本身。石乃天公造物,自然溢美,它有自己的生命,雕者要尊重原石之美,结合自身的技艺,使二者合一。二是神为上,形次之。常有人问我什么是好作品?我的回答是:有神者皆为好作品。在我看来,一件好的雕刻作品,雕工粗细与石质的好坏不是衡量作品好坏的唯一关键,关键在于雕者能否赋予作品本身内在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无形的,但却存在于作品中。那么这种精神是什么呢?是传统的底蕴,是心与石的对话,是瞬间的顿悟,是万物皆美的善念……
 
雕刻的过程是费心劳体的,还要耐得住寂寞。雕刻从设计、选石、读石、粗坯、调整、细化到补形(配座),再到最后的抛光、上蜡等若干个程序。这背后的一切只有自己知道。作为雕刻手艺人的一员我是自豪的。这只缘于一种自我的满足,一种心与石的交融,一种人与空间的相遇,一种对传统的热爱。
石质的好坏乃天成非我辈能左右。以现有的石加上艺人的技,这个时候创意显得尤为重要。作品的语言就是雕者的修为,让作品的本身去调动观者随意想象。
从业以来感受最深的诟病就是形式主义。这种形式主义可怕到只把传统(包括艺术)当成某种由头,鲜有人再去追求一种艺术境界,也没有人再去管它是否真正传承,其不知他们丢掉的正是艺术的本身,膜拜的只是具皮囊。雕刻作为一门手艺背后的艰辛、困惑、徘徊、无奈、无人知晓,或者是不屑于知晓。
时代在发展,但是传统工艺却在慢慢消失,传统石雕行业正日渐萧条,这不能不让人痛心疾首。在我看来,时代的发展不能以丢失传统为代价。我们既不能抱残守缺,也不能盲目崇外,学习借鉴国外的长处,以中国独有的思维去融合、消化。发展中国的传统雕刻工艺。中华文明相传至今独立且博大,能做到不失自我,保持初心万物皆为我所用,有这泱泱大国的气度与底蕴。所以我认为传统的东西要竭力保护并鼓励发展。对传统优秀手艺的保护已不容再拖。我们应该,为五千年文明计,为子孙后代计。
石乃天创,不可再生。以石琢活,遵循自然,拾传统精华,聚时代风华,扬玉雕之技艺,愿民间传统手艺永耀中华。
 

这篇高手在民间《曲松刚 习字和雕刻实践中的两点体会》,目前已阅读次,本文来源于中国书画美学评论,在2022-10-24 22:20发布,该文旨在普及书画知识,如若您想深入了解,请于我们取得联系。